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第9章

一个哲学家对于哲学对象和使命的看法,往往同他对于人生价值的追求纠结在一起,其中渗透着他的个性。

如果这位哲学家的个性与时代精神有很高程度的一致,他的看法就同时体现着时代精神。

在重大转折的时代,几乎总有敏感的哲学家提出新的哲学观,试图改变哲学研究的方向,对后来的哲学思潮发生深远的影响。

把尼采推上哲学家之路的并非单纯的学术兴趣,而是对于人生意义的苦苦寻求。

哲学不是他的职业,不是他的业余爱好,而是他的整个生命。

他的不肯安息的心灵,被人生之谜折磨着,驱策着,永远找不到归宿。

是的,连哲学也不是归宿,而只是这颗心灵探索和漂流的永无休止的过程本身。

对于这样一位哲学家来说,哲学与人生不可须臾分离,探求人生意义成了哲学唯一的使命。

尼采个性中对于人生追求之真诚,与资本主义世界普遍价值危机的时代背景结合起来,使尼采成了二十世纪西方哲学中人学主义潮流的一位开启者。

哲学和人生

回顾西方哲学史,我们可以发现,哲学思考的重心经历了由本体论到认识论的转移。

泰勒斯以世界的始基是水的命题开始了最早的哲学探讨,从而富有象征意味地揭开了人类哲学思考中的本体论阶段。

在古希腊,早期哲学家们关心的主要问题是世界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试图寻找世界的&ot;多&ot;中之&ot;一&ot;,变中之不变。

一些人归结为质料(水、气、火、种子、原子),另一些人归结为形式(数、存在、理念)。

到了近代,自从培根把解决认识&ot;工具&ot;问题当作自己的中心任务以后,哲学思考的重心开始向认识论转移。

英国经验论者与大陆唯理论者争论的主要问题是知识的来源问题。

康德第一个自觉地把认识能力本身当作哲学研究的对象,确定哲学的使命是&ot;叫我们看清楚我们理性的本性&ot;,使&ot;理性对它自身的认识&ot;变成&ot;真正的科学&ot;。

可以把近代西方哲学看作哲学史上的认识论阶段。

那么,哲学思考重心的转移是否就到此为止了呢?显然不是。

如果说,在近代,人们发现,要探明世界的本质不能光靠哲学的沉思,而必须依靠各门科学的共同努力,哲学则应当通过对认识过程、认识方法、认识能力的研究为科学提供某种指导,那么,在现代,人们进一步发现,如果对于人自身的本质缺乏了解,就不可能阐明人类认识的本性。

何况人并非一团思维,人生在世不仅仅是为了认识外部世界,人的自我价值和情感生活也是不应忽视的。

也许人们对哲学中是否正在进行着一场人学变革还有争议,但是,对于人的问题的世界范围的哲学兴趣却已经是一个确凿的事实。

当我们探溯这一潮流的源头时,我们又遇到了马克思和尼采。

在上个世纪,最早提出哲学人学思想的哲学家是费尔巴哈。

凡是读过费尔巴哈著作的人,都会被其中洋溢着的美好的人情味所感动。

这位哲学家热爱人,热爱自然,痛恨宗教和思辨哲学,终身为论证人的价值和尘世幸福而热情地著书立说。

在他看来,哲学应当把心情的对象即最能激起人的情感的事物当作自己的对象,而人就是这样的对象。

他明确地宣布:&ot;新哲学将人连同作为人的基础的自然当作哲学唯一的、普遍的、最高的对象,因而也将人学连同自然学当作普遍的科学。

&ot;《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三联书店,1962,第184页。

可是,费尔巴哈毕竟不能突破旧哲学的眼界,作为一个素朴的感觉论者,他既不能像马克思那样向外深入到人的社会生活中,也不能像尼采那样向内深入到人的心灵生活中,而是基本上停留在人的感官生活的水平上。

所以,在思辨哲学向现代人学哲学的转变中,他只能起一种过渡的作用。

第13节:第二章 在人生之画面前(2)

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对于人的直观的抽象的理解,继承了他的哲学人学的思想,建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人学理论。

在马克思看来,&ot;现实的历史的人&ot;是哲学研究的对象和出发点,而哲学的真正使命是人的解放。

相邻小说
王子溜上心  从小欢喜开启诸天之旅  妾本惊华  我靠搓丸子成为星际首富  灵魂只能独行  色已成空  把心安顿好  贵妃她千娇百媚  遥远的星门  合约夫妻  拯救美强惨计划  六零悍妻养家事  爱你不复初  全女战队世界最强  情之所起  命运特快[无限]  我嫁了个假和尚  1毫克欢喜  一直恨着他  另一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