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第16章

经过几次重大修改而定稿的传奇作品《长生殿》,使他获得了中国戏剧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可是这个剧作给他的实际生活所带来的,却是无尽的磨难。

《长生殿》脱稿的第二年(1689),洪升请伶人在寓所演唱,邀请了一些朋友来观看,没想到当时由于一个皇后刚死,属于&ldo;国丧期&rdo;,唱戏看戏被算作是&ldo;大不敬&rdo;的行为,洪升被捕,看戏的人中凡有官职的也被一律革职。

十五年后,情况已经缓和,《长生殿》的熠熠光华毕竟无法完全被湮没,那位思想比较开通的江宁织造曹寅邀请洪升带着演员到南京去,演唱《长生殿》全本。

可是,就在从南京返回杭州的路上,泊舟乌镇,因友人招饮,醉归失足,竟坠水而死。

可以说,洪升为《长生殿》而困厄、而死亡,也因《长生殿》而长存。

《长生殿》采用的是一个被历代艺术家用熟了的题材。

它的宏伟结构,耸立在许多面目近似的剧作丛林中。

这种同题材的拥塞最容易埋没佳作,但《长生殿》却超绝群伦,在紧仄的对比中显示出了自己的高度。

《长生殿》一开始就以一首《沁园春》概括了全剧的基本情节:

天宝明皇,玉环妃子,宿缘正当。

自华清赐浴,初承恩泽,长生乞巧,永订盟香。

妙舞新成,清歌未了,鼙鼓喧阗起范阳。

马嵬驿,六军不发,断送红妆。

西川巡幸堪伤,奈地下人间两渺茫。

幸游魂悔罪,已登仙籍,回銮改葬,只剩香囊。

证合天孙,情传羽客,钿盒金钗重寄将。

月宫会,霓裳遗事,流播词场。

李隆基、杨玉环的深挚情爱,被&ldo;安史之乱&rdo;的政治风波所损灭,这是人们熟知的史实;两人最后相会于天庭,这是不少艺术家都作过的幻想。

洪升在情节上并没有惊世骇俗的创造,并没有出奇制胜的翻新,何以使他倾注了那么多的精力,又获得了那么大的成功呢?

这个问题或许还可以这样提:借&ldo;国丧期&rdo;为名对这出戏进行迫害是不是还有其它更深入的原因呢?一个写了这么一部历史剧的作者的死亡,为什么会引起当时文坛那么深切的悲哀呢?

显然,并不是洪升空前真实地再现了唐代的一段重要史实,也不是他的观众、他的相识和不相识的友人突然对唐代历史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而是他借着一个人们早已熟悉的历史故事,灌注进了自己的、也是同代人的思想情感。

当然,剧作中的唐代还是唐代,唐明皇、杨贵妃也没有&ldo;由唐入清&rdo;,但是由于这一切都是洪升创造的产物,因而又是一个与清代有着特殊亲近关系的唐代,一群与洪升有着密切心理往还的唐代人物。

在这一点上,后代评论家斤斤于洪升对于历史真实的忠实程度、对于历史人物的褒贬分寸是没有太大必要的。

德国启蒙主义戏剧家莱辛曾说:

诗人需要历史,并不是因为它是曾经发生过的事,而是因为它是以某种方式发生过的事;和这样发生的事相比较,诗人很难虚构出更适合自己当前的目的的事情。

假如他偶然在一件真实的史实中找到适合自己心意的东西,那他对这个史实当然很欢迎;但为此耗费许多精力去翻阅历史是不值得的。

即使查出来了,究竟有多少人知道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呢?假如我们以某件事已经发生为理由,来推断这件事发生的可能性,那么,有什么东西妨碍我们把一个完全虚构出来的情节当作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一件历史事件呢?

莱辛直截了当地认为,历史剧作家看中一段历史故事,完全是看中这个故事的发生方式。

自己满腹的心事一时找不到一种合适的方式倾泄出来,突然看到一件史实正恰可以成为自己情感的倾泄方式和合适承载,于是就取用了。

他为了说明问题的本质,可能对史实的某些基本真实性过于怠慢,但他的主体见解还是十分警策的。

伴升看中《长生殿》的题材,主要也是看中李、杨爱情的发生方式。

他想借这种方式,表达自己两方面的时代性感受:一、对于至情的悲剧性呼号;二、对于民族兴亡感的深沈寄寓。

当这两种感受借着李、杨故事开展的时候,既表现出了它们间的深刻联系,又表现出了互相的矛盾以至严重抵牾。

洪升不会没有看到这一些,但他不在乎;他郁愤的心理、苦闷的情绪,本来就包含着无数无法解决的矛盾,他不想构造一个光滑圆熟的故事把这些矛盾都填补掉,而是愿意真诚地把两方面的感受都浓重地抒发出来,构成一个宽大的、留下了一些涧沟阻碍的艺术空间,交付给观众。

我们如果苦心地去抹杀他留下的矛盾,或者苛刻地去讥评这些矛盾,都是不必要和不合适的。

相邻小说
边境者[星际]  穿越古代被征兵  表姑娘的黑桃花  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  四个主角全是我的追随者  拯救地球  不循[重生]  听说我是个洗白工![快穿]  古代幺女日常  我的脸肿了吗  他的温柔眼[重生]  动物之主她三岁半  借我一生  让我们将悲伤流放  荆山之玉  宠文里的极品男配重生了  替嫁真千金:偏执墨爷宠上天  穿成反派男主极品娘[穿书]  千年一叹  反攻的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