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一些来,我不再举了。
根据我个人的观察,不是每一个老人都有这个小毛病,有的人就没有。
我说它是&ldo;小毛病&rdo;,其实并不小。
试问,我上面举出的开会的例子,难道那还不会制造极为尴尬的局面吗?当然,话又说了回来,爱说长话的人并不限于老年,中青年都有,不过以老年为多而已。
因此,我编了四句话,奉献给老人:年老之人,血气已衰;煞车失灵,戒之在说。
二忌:倚老卖老
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前期,中国政治生活还比较(我只说是&ldo;比较&rdo;)正常的时候,周恩来招待外宾后,有时候会把参加招待的中国同志在外宾走后留下来,谈一谈招待中有什么问题或纰漏,有点总结经验的意味。
这时候刚才外宾在时严肃的场面一变而为轻松活泼,大家都争着发言,谈笑风生,有时候一直谈到深夜。
有一次,总理发言时使用了中国常见的&ldo;倚老卖老&rdo;这个词儿。
翻译一时有点迟疑,不知道怎样恰如其分地译成英文。
总理注意到了,于是在客人走后就留下中国同志,议论如何翻译好这个词儿。
大家七嘴八舌,最终也没能得出满意的结论。
我现在查了两部《汉英词典》,都把这个词儿译为:totakeadvantaofone&rso;sseniorityorolda意思是利用自己的年老,得到某一些好处,比如脱落形迹之类。
我认为基本能令人满意的;但是&ldo;达到脱落形迹的目的&rdo;,似乎还太狭隘了一点,应该是&ldo;达到对自己有利的目的&rdo;。
人世间确实不乏&ldo;倚老卖老&rdo;的人,学者队伍中更为常见。
眼前请大家自己去找。
我讲点过去的事情,故事就出在清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
吴敬梓有刻画人物的天才,着墨不多,而能活灵活现。
第十八回,他写了两个时文家。
胡三公子请客:
四位走进书房,见上面席间先坐着两个人,方巾白须,大模大样,见四位进来,慢慢立起身。
严贡生认得,便上前道:&ldo;卫先生、随先生都在这里,我们公揖。
&rdo;当下作过了揖,请诸位坐。
那卫先生、随先生也不谦让,仍旧上席坐了。
倚老卖老,架子可谓十足。
然而本领却并不怎么样,他们的诗,&ldo;且夫&rdo;、&ldo;尝谓&rdo;都写在内,其余也就是文章批语上采下来的几个字眼。
一直到今天,倚老卖老,摆老架子的人大都如此。
平心而论,人老了,不能说是什么好事,老态龙钟,惹人厌恶;但也不能说是什么坏事。
人一老,经验丰富,识多见广。
他们的经验,有时会对个人甚至对国家是有些用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