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第54章

我是雨僧先生的弟子之一,在贡献上我自己那一份回忆之余,又应编者的邀请写了这一篇序。

这两件事都是我衷心愿意去做的,也算是我献给雨僧先生的心香一瓣吧。

1989年3月22日

第54章学习大师的风范‐‐谈赵元任先生(1)

赵元任先生是国际上公认的语言学大师。

他是当年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之一,另有一位讲师李济先生,后来也被认为是考古学大师。

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清华国学研究院是一个十分独特的现象。

在全国都按照西方模式办学的情况下,国学研究院却带有浓厚的中国旧式的书院色彩。

学生与导师直接打交道,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其结果是,培养出来的学生后来几乎都成了大学教授,而且还都是学有成就的学者,而不是一般的教授。

这一个研究院只办了几年,倏然而至,戛然而止,有如一颗火焰万丈的彗星,使人永远怀念。

教授阵容之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赵元任先生也给研究院增添了光彩。

我虽然也出身清华,但是,予生也晚,没能赶得上国学研究院时期;又因为行当不同,终于缘悭一面,毕生没能见到过元任先生,没有受过他的教诲,只留下了高山仰止之情,至老未泯。

我虽然同元任先生没有见过面,但是对他的情况从我读大学时起就比较感兴趣,比较熟悉。

我最早读他的著作是他同于道泉先生合译的《仓央嘉措情歌》。

后来,在建国前后,我和于先生在北大共事,我常从他的口中和其他一些朋友的口中听到了许多关于赵先生的情况。

他们一致认为,元任先生是一个天生的语言天才。

他那审音辨音的能力远远超过常人。

他学说各地方言的本领也使闻者惊叹不止。

他学什么像什么,连相声大师也望尘莫及。

我个人认为,赵先生在从事科学研究方面,还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或者优势,是其他语言学家所难以望其项背的,这就是,他是研究数学和物理学出身,这对他以后转向语言学的研究有极明显的有利条件。

赵元任先生一生的学术活动,范围很广,方面很多,一一介绍,为我能力所不逮,这也不是我的任务。

这一点将由语言学功底远远超过我们的陈原先生去完成,我现在在这里只想谈一下我对元任先生一生学术活动的一点印象。

大家都会知道,一个学者,特别是已经达到大师级的学者,非常重视自己的科学研究工作,理论越钻越细,越钻越深,而对于一般人能否理解,能否有利,则往往注意不够,换句话说就是,只讲阳春白雪,不顾下里巴人;只讲雕龙,不讲雕虫。

能龙虫并雕者大家都知道有一个王力先生‐‐顺便说一句,了一先生是元任先生的弟子‐‐他把自己的一本文集命名为《龙虫并雕集》,可见他的用心之所在。

元任先生也是龙虫并雕的。

讲理论,他有极高深坚实的理论。

讲普及,他对国内、对世界都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在国内,他努力推进国语统一运动。

在国外,他教外国人,主要是美国人汉语。

两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当今之世,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世界上许多国家学习汉语的势头日益增强,元任先生留给我们的关于学习汉语的著作,以及他的教学方法,将会重放光芒,将会在新形势下取得新的成果,这是可以预卜的。

限于能力,介绍只能到此为止了。

而今,大师往矣,留下我们这一辈后学,我们应当怎样办呢?我想每一个人都会说:学习大师的风范,发扬大师的学术传统。

这些话一点也没有错。

但是,一谈到如何发扬,恐怕就言人人殊了。

窃不自量力,斗胆提出几点看法,供大家参照。

大类井蛙窥天,颇似野狐参禅,聊备一格而已。

相邻小说
他真的很难惹  穿成炮灰后我爆红了[穿书]  白说  双程3之如果  坏坏表弟  小日子  圣君身死道殒后  乌木与晚香玉  君问归期未有期  三宝妈咪才是白月光  废材狂后,魔君太腹黑  没有人不知道你是一条“狗”  快穿之游戏人生  冥婚正娶  高攀  攻略高岭之花[无限]  慕浅若止  嫁给大反派  因晓故事  [空间]古穿今之沈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