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第50章

至于适之先生,他离开北大后的情况,我在上面已稍有所涉及;总起来说,我是不十分清楚的,也是我无法清楚的。

到了1954年,从批判俞平伯先生的《红楼梦研究》的资产阶级唯心论起,批判之火终于烧到了适之先生身上。

这是一场缺席批判。

适之远在重洋之外,坐山观虎斗。

即使被斗的是他自己,反正伤不了他一根毫毛,他乐得怡然观战。

他的名字仿佛已经成一个稻草人,浑身是箭,一个不折不扣的&ldo;箭垛&rdo;,大陆上众家豪杰,个个义形于色,争先恐后,万箭齐发,适之先生兀自巍然不动。

我幻想,这一定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景观。

在浪费了许多纸张和笔墨、时间和精力之余,终成为&ldo;竹篮子打水一场空&rdo;,乱哄哄一场闹剧。

适之先生于1962年猝然逝世,享年已经过了古稀,在中国历代学术史上,这已可以算是高龄了,但以今天的标准来衡量,似乎还应该活得更长一点。

中国古称&ldo;仁者寿&rdo;,但适之先生只能说是&ldo;仁者不寿&rdo;。

当时在大陆上&ldo;左&rdo;风犹狂,一般人大概认为胡适已经是被打倒在地的人,身上被踏上了一千只脚,永世不得翻身了。

这样一个人的死去,有何值得大惊小怪!所以报刊杂志上没有一点反应。

我自己当然是被蒙在鼓里,毫无所知。

十几二十年以后,我脑袋里开始透进点光的时候,我越想越不是滋味,曾写了一篇短文《为胡适说几句话》,我连&ldo;先生&rdo;二字都没有勇气加上,可是还有人劝我以不发表为宜。

文章终于发表了,反应还差强人意,至少没有人来追查我,我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最近几年来,改革开放之风吹绿了中华大地,知识分子的心态有了明显的转变,身上的枷锁除掉了,原罪之感也消逝了。

被泼在身上的污泥浊水逐渐清除了,再也用不着天天夹着尾巴过日子了。

这种思想感情上的解放,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愿意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出版界也奋起直追,出版了几部《胡适文集》。

安徽教育出版社雄心最强,准备出版一部超过两千万字的《胡适全集》。

我可是万万没有想到,主编这一非常重要的职位,出版社竟垂青于我。

我本不是胡适研究专家,我诚惶诚恐,力辞不敢应允。

但是出版社却说,现在北大曾经同适之先生共过事而过从又比较频繁的人,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铁证如山,我只能&ldo;仰&rdo;(不是&ldo;俯&rdo;)允了。

我也想以此报知遇之恩于万一。

我写了一篇长达一万七千字的总序,副标题是:还胡适以本来面目。

意思也不过是想拨乱反正,以正视听而已。

相邻小说
乌木与晚香玉  三宝妈咪才是白月光  坏坏表弟  没有人不知道你是一条“狗”  双程3之如果  穿成炮灰后我爆红了[穿书]  [空间]古穿今之沈嬗  快穿之游戏人生  白说  攻略高岭之花[无限]  冥婚正娶  高攀  小日子  君问归期未有期  慕浅若止  他真的很难惹  嫁给大反派  废材狂后,魔君太腹黑  圣君身死道殒后  因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