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第27章

1999年1月12日

第24章国学漫谈

《国学,在燕园又悄然兴起》一文(见《人民日报》1993年8月16日第三版)在国内外一部分人中引起了轰动。

据我个人看到的国内一些报纸和香港的报纸,据我收到的一些读者来信看,读者们是热诚赞成文章的精神的。

想要具体的例证,那可以说是俯拾即是。

前不久,我曾就东方文化和国学作过一次报告。

一位青年同志写了一篇&ldo;侧记&rdo;,叙述这一次报告的情况(王之昉:《高屋建瓴启迪后人》,《人民日报》1993年12月1日第三版)。

读者如有兴趣,可以参阅。

我因为是当事人,有独特的感触,所以不避啰嗦之嫌,在这里对那天的情况再讲上几句。

那是一个阴雨连绵的晚间,天气已颇有寒意。

报告定在晚上7时。

我毫无自信,事先劝同学们找一个不太大的教室,能容下100人就行了。

我是有私心的,害怕人少,讲者孑然坐在讲台上,面子不好看。

然而他们坚持找电教大楼的报告大厅,能容下400人。

完全出乎我意料,不但座无虚席,而且还有不少人站在那里,或坐在台阶上,都在静静地谛听,整个大厅里鸦雀无声。

我这个年届耄耋的世故老人,内心里十分激动,眼泪在眼睛里打转。

据说,有人5点半就去占了座位。

而对这样一群英姿勃发的青年,我心里一阵阵热浪翻滚,笔墨语言都是形容不出来的。

海外不是有一些人纷纷扬扬,说北大学生不念书,很难对付吗?上面这现象又怎样解释呢?

人世间有果必有因。

上面说的这种情况也必有其原因。

我经过思考,想用两句话来回答:顺乎人心,应乎潮流。

我们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光辉灿烂的文化,对人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很难想象,世界上如果缺少了中华文化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前几年,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号召一经提出,立即受到了国内外炎黄子孙的热烈拥护。

原因何在呢?这个号召说到了人们的心坎上。

弘扬什么呢?怎样来弘扬呢?这就需要认真地研究了。

我们的文化五色杂陈,头绪万端。

我们要像韩愈说的那样,&ldo;沉浸郁,含英咀华&rdo;,经过这样细细品味、认真分析的工作,把其中的精华寻找出来,然后结合具体情况,从而发扬光大之,期有利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前进与发展。

相邻小说
坏坏表弟  快穿之游戏人生  三宝妈咪才是白月光  攻略高岭之花[无限]  白说  没有人不知道你是一条“狗”  小日子  君问归期未有期  高攀  圣君身死道殒后  乌木与晚香玉  双程3之如果  穿成炮灰后我爆红了[穿书]  [空间]古穿今之沈嬗  嫁给大反派  废材狂后,魔君太腹黑  慕浅若止  他真的很难惹  因晓故事  冥婚正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