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第25章

我们是唯物主义者,先有存在然后才有意识。

将来类似这样的实践情况还会多得很。

我想只有这样,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我们才能够改变我们过去一些消极的东西,同时发扬我们积极的东西。

我再着重说一句:我们要拿来的是第三个层次里的东西,属于心的东西。

我们要改变我们的一些心理素质、价值观念、思想方法,等等。

但这绝不是什么&ldo;全盘西化&rdo;。

这只是以我为主,把对我们有用的东西&ldo;拿来&rdo;,无用的糟粕坚决拒绝。

&ldo;全盘西化&rdo;,理论上讲不通,事实上办不到。

同志们,我讲的话是一家言,放言高论,跟同志们不讲假话,可能有不正确的地方,我自己当然认为正确,请同志们讨论。

谢谢大家。

(本文是作者1986年10月在民盟中央举办的&ldo;多学科学术讲座&rdo;上的演讲;1987年3月修改后收入上海知识出版社出版的《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战略问题》一书。

第20章漫谈文学作品的阶级性时代性和民族性

最近翻看宋人笔记,发现一条内容基本相同只是稍有改变的笔记,竟出现在八本书中。

我现在从宋赵与时的《宾退录》卷九中把这条笔记抄在下面:

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

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这条笔记始作俑者是谁,我想,我们不必去深究。

既然它出现在几本书中,可见它触到了一些人的灵魂,引起了共鸣。

我们今天读了,仍然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共鸣。

至少是我自己,还有我认识的一些朋友,读了《出师表》、《陈情表》和《祭十二郎文》,确有想堕泪之意。

这几篇古典文学作品确实触碰到了我们内心中的某一些地方,震撼了我们的灵魂,使我们受到感动,得到了&ldo;净化&rdo;。

但是,最近四五十年以来,我们的唯物主义文艺理论告诉我们:文学作品是有阶级性的,是有时代性的,是有民族性的。

《红楼梦》中贾府上的焦大不会喜欢林妹妹,事实昭著,不容否认。

这一套唯物主义文艺理论,有其正确之处,也不容否认。

连不可能是历史唯物主义者的清代诗人赵瓯北也高唱:&ldo;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rdo;可是中国文学的发展却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赵瓯北的论点。

相邻小说
快穿之游戏人生  君问归期未有期  高攀  嫁给大反派  圣君身死道殒后  [空间]古穿今之沈嬗  冥婚正娶  白说  双程3之如果  小日子  因晓故事  废材狂后,魔君太腹黑  没有人不知道你是一条“狗”  攻略高岭之花[无限]  慕浅若止  他真的很难惹  三宝妈咪才是白月光  乌木与晚香玉  穿成炮灰后我爆红了[穿书]  坏坏表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