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第9章

季先生:

拙文于六月底草成后即寄上请正。

既然没有收到,就再次挂号寄上。

上次信中,还写了一些对陈吴两先生表示钦仰的话,并且希望两先生的老节能为中国知识分子之操守立一标准。

这次就都不说了。

只是仍然深感自己才力薄弱,不足以发两先生的潜德幽光,滋有愧耳。

专此即颂

秋安

李慎之,92年中秋夜

看了这封信,我相信,读者会认为我抄它是应该的。

至于那一篇文章,我力劝他发表,现已在《瞭望》1992年第42期上刊出。

我劝对陈吴两师有意研究了解者务必一读。

我认为这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有见解,有气势,有感情,有认识;对两先生毕生忠于自己的信念,不侮食自矜,不曲学阿世,给予了最高的评价;对两先生生死之交终生不渝的友谊给予了最高的赞美。

文章说:&ldo;陈先生的悲剧并不在他的守旧而正在于他的超前,这就是所谓&lso;先觉有常刑&rso;。

&rdo;真可以掷地作金石声!

这就是我认识李慎之的经过,这就是我认识的李慎之。

这&ldo;花絮&rdo;实在有点太长了。

但是,我相信,读者读了以后,或许还有人认为,它还应该再长一点。

现在来介绍《中国哲学的精神》。

按照平常的做法,我应当先对本文加以概述,然后选取某些点加以详细评论,或赞同,或否定,或誉,或毁,个人的看法当然也要提到。

于是一篇文章便大功告成。

我现在不想这样办。

我觉得,这样办虽符合新八股的规律,然而却是&ldo;可怜无补费精神&rdo;。

大家不是常说&ldo;求同存异&rdo;吗?我想反其道而行之,来一个&ldo;求异存同&rdo;,并非想标新立异,实不得不尔耳。

说到&ldo;求异存同&rdo;,我又不得不啰唆几句。

李慎之先生在《守死善道强哉矫》那一篇文章里引用了古人的话:&ldo;朋友,以义合者也。

&rdo;我认为,这是含义深刻的一句话。

但是,什么叫&ldo;义&rdo;呢?韩文公说:&ldo;行而宜之之谓义。

&rdo;这仍然是&ldo;妻者,齐也&rdo;同音相训的老套。

相邻小说
坏坏表弟  白说  慕浅若止  废材狂后,魔君太腹黑  高攀  嫁给大反派  君问归期未有期  冥婚正娶  圣君身死道殒后  因晓故事  [空间]古穿今之沈嬗  没有人不知道你是一条“狗”  穿成炮灰后我爆红了[穿书]  小日子  他真的很难惹  快穿之游戏人生  双程3之如果  攻略高岭之花[无限]  乌木与晚香玉  三宝妈咪才是白月光